欢迎光临碧水蓝天环保平台 咨询热线:18510064120

废气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

  • 商品
  • 供应商
  • 技术
    登录/注册 发布供求

    不锈钢除雾器

    商品分类:废气设备 - 除酸雾设备 - 除雾器

    商品价格:依设计定 联系客服

    商品类型:非标准商品

    商品状态:已上架

    ?不锈钢除雾器

    为了提高除雾效果,一般采用两级叶片,一级为粗除,二级为精除。不锈钢除雾器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上层,多采用单层梁支撑两级叶片的固定方式。但为了检修方便,也有用户要求用两层梁支撑。平板型除雾器可以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内,也可以布置在烟气水平流动的烟道中,一般采用双层梁支撑或固定。



    不锈钢除雾器的优点是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这样,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气流速减小。但是,由于不锈钢除雾器需要在吸收塔的截面上留出矩形通道,而吸收塔是圆形的,所以部分面积需要用盲板封起来,从而部分抵消了一部分优势。另外,不锈钢除雾器的结构较平板型除雾器   稳定,可以耐受的温度较高,因此,当脱硫系统不设GGH时,建议采用不锈钢除雾器。单层梁的不锈钢除雾器高度一般为2 850mm,而两级平板型除雾器高度为3 230mm,即单层梁的不锈钢除雾器占用空间较小。但是,考虑到减小携带水量,通常要求烟气在除雾器叶片以上1m处开始改变流向和提高流速,这样可以使大的颗粒落回到除雾器。如果加上这预留的1m空间,屋脊型和平板型除雾器占用总空间接近。



    316L不锈钢除雾器




    316L不锈钢除雾器主要性能参数:

    (1)316L不锈钢除雾器除雾性能可用除雾效率来表示。除雾效率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 对于脱硫来说,目前用于衡量除雾性能的参数主要是除雾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一般要求,通过除雾器后雾滴含量一个冲洗周期内的平均值小于75mg/Nm3。该处的雾滴是指雾滴粒径大于15m的雾滴,烟气为标准干烟气。其取样距离为离除雾器距离1-2m的范围内。目前尚无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测试标准,采用以下方法:

    I、在除雾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采样仪采集烟气,记录采样时间,同步测量烟气流速、标准干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湿量、烟气含氧量等。 
    II、在除雾器出口,用带加热采样管和尘分离器的标准除尘设备对气体进行等速采样。采样体积为5m3,采样后用超纯水对采样管和采样设备进行反复冲洗,洗液倒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 含量。
    III、用稀释的高氯酸和超纯水对采样后的微纤维过滤器进行反复冲洗,洗液用慢速厚型定性层析滤纸过滤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 含量。另取1个新的微纤维过滤器作空白样。 
    IV用烟尘采样仪测定吸收塔进口烟尘浓度,然后计算除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

    (2)压力降 压力降指烟气通过除雾器通道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越高。除雾系统压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的压力降一般要求小于200Pa。


    316L除雾器的特性参数:

    (1)316L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dcr 波形板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在   的气流流速下,粒径大的液滴惯性力大,易于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   程度时,除雾器对液滴失去了分离能力。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是指除雾器在   气流流速下能被   分离的小液滴粒径。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越小,表示除雾器除雾能力越强。 应用于湿法脱硫系统屋脊式除雾器,其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在20-30m。
    (2)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 在   烟速范围内,除雾器对液滴分离能力随烟气流速增大而提高,但当烟气流速超过   流速后除雾能力下降,这一临界烟气流速称为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临界点的出现,是由于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所致,即分离下来的雾沫,再次被气流带走,其原因大致是:
    ①撞在叶片上的液滴由于自身动量过大而破裂、飞溅;
    ②气流冲刷叶片表面上的液膜,将其卷起、带走。因此,为达到   的除雾效果,   控制流速在一合适范围:高速度不能超过临界气速;低速度要确保能达到所要求的低除雾效率。


    316L除雾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1)烟气流速 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烟气流速过高易造成烟气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同时流速高系统阻力大,能耗高。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分离,同样不利于提高除雾效率。此外设计的流速低,吸收塔断面尺寸会加大,投资也随之增加。设计烟气流速应接近于临界流速。根据不同除雾器叶片结构及布置形式,设计流速一般选定在3.5~5.5m/s之间。

    2)除雾器叶片间距 叶片间距的大小,对除雾器除雾效率有很大影响。随着叶片间距的增大除雾效率降低。板间距离的增大,使得颗粒在通道中的流通面积变大,同时气流的速度方向变化趋于平缓,而使得颗粒对气流的跟随性   好,易于随着气流流出叶片通道而不被捕集,因此除雾效率降低。 除雾器叶片间距的选取对保证除雾效率,维持除雾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叶片间距大,除雾效率低,烟气带水严重,易造成风机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非正常停运。叶片间距选取过小,除加大能耗外,冲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叶片上易结垢、堵塞,终也会造成系统停运。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20~95mm。目前脱硫系统中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