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

简直笑哭,这些抑制全球变暖的招都是谁想的

2018/7/24 15:18:26

全球气候变暖,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三五不时就能听到新版本的“长效新闻”。都说“百年累之,一朝毁之”,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暖又需要多久才能暂停甚至逆转呢?

 

这个期限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还有人会质疑。明明2017年的冬天也还是那么冷,寒潮低温也是来势汹汹,气候变暖的影响怎么都感觉不到呢?

 

根据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权威数据显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忽冷忽热的极端天气变化也不能说就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更何况我国气候风险总体升高的趋势是摆在面前的事实。

 

说起来,到底怎样才能应对好全球变暖这个“不速之客”呢?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全球节能减排,倒逼工业绿色转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需要时间。

 

但是,时不时就能听到什么“马尔代夫要消失了”、“北极冰川要消失了”、“威尼斯要被淹没了”、“以后要没有鱼吃了”、“恐龙可能要回归了”、“少生孩子少吃肉”……巴拉巴拉,也不管有根据没根据的消息。

 

一听就像是火烧眉毛了,其实情况也并没有这么糟糕,或者只是比较不理想的一些猜测而已。

 

有意思的是,面对改变全球变暖趋势的迫切需求,科学家们在正正经经研究解决方案之余也不乏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甚至觉得疯狂的想法。

 

不是想要快速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吗?有办法。

 

遮住太阳

 

既然臭氧层破了,阳光有点挡不住了,那不如把阳光遮住一部分,给地球降降温。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科学家们还提出了不少方案。

 

什么拖一颗小行星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利用轰炸之后产生的尘埃云形成阻挡太阳光的天然屏障。试问,小行星是想拖就能拖,还是想炸就能炸?这是想撞太阳呢,还是想撞地球呢!

 

还有什么,干脆制造茫茫多的飞船、飞碟,总之只要是飞行物,足够多,连成一顶巨型“遮阳伞”就行。咱就不说得需要多少个,制造多少年,携带多少次,需要多少钱,就说一起掉下来,到底先接哪一个?

 

既然这顶“伞”行不通,那就换一顶,发射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玻璃伞。设计成数以万亿计的小型玻璃薄膜拼接,分批发射,分步组装。看上去很靠谱,只是25年到30年时间,到底哪里快了。

 

反射阳光

 

说完遮挡太阳光,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反射太阳光。可以怎么做呢?比如在云中加点料。

 

何为“加点料”?科学家解释,可以在地球高层大气中喷洒二氧化硫、咸海水,增加太阳光反射率,快速实现降温。这倒让人想到之前网上的一段流行语:药不能停,简直心累。

 

不在云中加料,就要人造“火山”,想法确实很大胆。据说,这种方法的科学依据是,模拟火山喷发制造一层硫酸薄雾,能够削减大约3%不到的阳光照射量。那么问题来了,这得消耗多少硫化物?

 

还有人要给地球架设一个太阳盾的,也就是巨大的阳光反射装置。当然,同样费时、费力、费钱,还治标不治本。

 

沿着“反射太阳”和“遮住太阳”的思路走,有人想到,要不还是把地球迁走吧。根据一系列科学推算,数据上似乎是可行的,移动1亿多英里。但是技术上,怕只能是想想了。

 

利用海洋

 

汲取海水向云层喷洒行不通,那么直接在海洋里动手脚呢?比如将白色塑料,或者泡沫铺满海面,大幅度降低地表反照率。试问,就算地球真的降温了,海洋生物还要不要了,海洋生态还要不要了。

 

不铺泡沫,“补铁”又行不行得通呢?答案当然是,NO。向大海藻类施肥,增加二氧化碳存储量,确实有公司尝试过,但不划算不说,还有很高的生态风险,并且没有令人满意的“质保期”。

 

其它

 

什么叫“脑洞”,这就是。二氧化碳含量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诱引,那就从环境中“捕获”二氧化碳,可惜目前这种技术所表现出的效率过低。

 

如果实在不能逆转全球变暖引起了海平面上升现象,建立水上城市有何不可呢?或者像很多科幻小说一样,建立地下城也不错。

 

还真是要“翻天覆地”的节奏,想法很奇妙,过程很曲折,结果……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追求环境长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来。

 

碧水蓝天环保平台立足废水废气处理的环保领域。工业匠心,立足环保,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设备采购,16年深耕工业废水处理,拥有120多个工业废气处理项目的实操经验;采用PTO(采购+技术+运维)三网服务模式。专业采购管家,一对一环保解决方案。

 

服务官网:www.bishuilantian.com

咨询热线:010- 65861787


内容声明:信息来源于网络分享,仅供学习,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