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28 17:09:24
数月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成为全球关注热点。作为中美贸易的重点领域,能源和化工行业已被置于战火之中。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对能源和化工行业影响几何?哪些子行业受波及更大?相关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即日起,本报将推出《中美贸易战对石化业影响分析》系列述评文章,期待让读者对中美贸易战下的石化行业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美国对中国拟加征关税产品中,第一批340亿美元清单中化工相关产品很少,仅包括部分轮胎及橡胶制品(应用于飞机),其余多为间接涉及,如汽车、半导体、电池等;第二批160亿美元清单中,涉及化工产品有所增加,主要包括润滑油及添加剂、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SAN、ABS共聚物、PVC、POM、PMMA、PTFE、含氟聚合物、PVA、聚酯、树脂等。
而中国公布的关税清单中,第二批约160亿美元产品基本上全为石化化工相关产品,包括煤炭、原油、芳烃、酚类、油品等基础能源产品,C3产业链的丙烷、丙烯腈、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PA66、PA6、环氧树脂、聚醚等塑料及聚酯产品,黏合剂,有机硅,润滑剂,活性剂,贵金属催化剂,部分杀虫剂等专用化学品。
美国7月10日最新公布的2000亿美元拟加征关税清单,更是几乎覆盖了化工上下游全产业链产品。
处在中美贸易战风暴中心,能源和化工行业面临着新考验。对此,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中美石化贸易额来看,2017年为476亿美元,占我国石化进出口总额的8.1%。初步分析,贸易战对中国石化产业近期影响不明显、直接影响不大,但间接影响和中远期影响不容忽视,对液化天然气、丙烷以及部分上游能源产品和家具、机械、通信、轻工、纺织等下游产品造成的影响有可能传导至行业。针对当前中美石化贸易结构问题,记者采访了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主任庞广廉。
贸易战打响之后,不少化工行业人士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美国的前景及竞争力表示担忧。对此,庞广廉指出,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美国的数量不太大,加上人民币贬值产生的部分平抑作用,出口方面总体影响有限。不过,橡胶制品、部分无机盐等与美国贸易数量较多的化工子行业受影响会较多,产品销往美国市场的道路必然更加坎坷。
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也表示,目前来看对行业和直接影响不是很明显,涉及的化工产品虽然覆盖了全产业链,但出口量不大,且外资产品较多。而且,我国出口美国的多为低端化工产品,附加值较低。但长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行业的间接影响会很大,且具有一定滞后性。
从美国的拟加征关税清单来看,我国出口至美国量较大的家具、工程设备、玩具、纺织等都和化工息息相关。一旦下游产品进出口出现问题,将反过来波及上游的化工行业。
相比出口,我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和高端化工产品较多,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和渠道转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更受关注。
据悉,美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燃料乙醇出口国。此前,中美在乙醇方面交投火爆,2017年开始中国对美国乙醇加征关税30%。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即便关税增高,美国乙醇产品价格仍然比较有吸引力。今年4月份,我国公布将对自美国进口的乙醇加征15%的关税,作为对美国向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举措之一。
关税的进一步提高,让从何处进口乙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成为行业热议话题。庞广廉认为,巴西乙醇有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选项,但其价格、产量等是否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需进一步考量。
丙烷方面,丙烷脱氢(PDH)项目是近年来投资热点之一。PDH装置对原料丙烷的纯度要求非常高,我国相关资源相对匮乏,一些国产丙烷质量无法满足PDH工艺要求。
因此,国内建设的PDH装置多依靠进口液化丙烷。最近3年,中东和北美货源大约占据了中国80%~95%的丙烷进口量。庞广廉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很可能对一些惯有渠道造成冲击,那些从美国采购原料的企业生产成本可能会上升。但总体来说,我国丙烷原料进口方面的可选国别还是比较多的。
碧水蓝天环保平台立足废水废气处理的环保领域。工业匠心,立足环保,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设备采购,16年深耕工业废水处理,拥有120多个工业废气处理项目的实操经验;采用PTO(采购+技术+运维)三网服务模式。专业采购管家,一对一环保解决方案。
咨询热线:010- 65861787
内容声明:信息来源于网络分享,仅供学习,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