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1 15:52:36
日前,国家发改委《关于有序推进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让业内持续关注却始终悬而未决的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补贴问题终于有了新路标。
在今年1月下旬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并网为新增项目,在之前得就是存量项目,而对于新增项目则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继续予以支持。
那么,什么样的新增项目能够纳入可补贴的范围呢?
1、须满足相关审批和并网要件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台审核通过。
2、仍需满足以下的条件: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
一是可申请进补贴名单的新增项目所在的城市必须要有已开展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但是据了解各地的进展都比较缓慢。
二是,将垃圾焚烧发电补贴和制定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相挂钩,这就意味着要加快以及促进各地制定相关制度和收费标准,其目的是为了相关企业能够更有保障的进行收支。
除此之外,《通知》中还提出“未纳入当年装机规模的项目在下一年度优先予以支持”,这是首次有明文提到了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到了区域的新增项目考核范畴,同时,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补贴资金在未来也极有可能会逐渐向经济发展较慢且垃圾处理水平较差的地区流动。
垃圾发电补贴新政将促行业朝头部集中——2020 年已出台若干补贴政策解读
2020 年至今,三部门已连续出台六个文件,基本确定垃圾发电未来国补方案。
2020.1.20 财政部《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补贴变革方向定调。
2020.2.13 发改委《关于贯彻落实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确定了垃圾发电增量能享受补贴的总规模。
2020.3.12 财政部《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审核有关工作的通知》和2020.3.20 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申报与审核工作有关要求的公告》,确定了2016.3-2020.1 存量项目逐步纳入补贴的办法。
2020.4.3 发改委《关于有序推进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落实了2020 年起增量项目的补贴办法。
到2030 年全国垃圾发电项目总规模将在140 万吨/日,2020 年理论需新增国补约14 亿元,部分项目可能顺延至下一年。
按2020 年垃圾发电能分得5 亿新增补贴,2020 年纳入国补的新增规模为3.5 万吨/日,此后每年将新增8.65万吨/日,每年需新增补贴12 亿元。
考虑2021 年后新增风电光伏项目将退补,垃圾发电项目在控制每年投产进度下,有望顺利获得补贴。
我们认为,当前补贴新政对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有正面作用,尤其将促进行业朝头部集中,龙头将受益。
1)“征求意见”明确项目若享受补贴需地方和企业共同强化责任,使地方政府倾向选择更有能力的垃圾发电企业;
2)2020 年并网项目必然存在拖欠,对部分企业的运转影响较大,迫于资金压力缺乏竞争实力;
3)以往龙头受制于产能参与竞争范围有限,当全市场项目释放速度下降后,龙头企业参与竞争的概率更高,龙头市占率将迅速提升。
这些事项、时间很重要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地区省级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再次强调各地有关部门要编制生活垃圾焚烧中长期规划,未纳入规划的垃圾焚烧项目原则上补贴由地方自行解决,并允许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专项规划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进行调整。
电网企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项目装机规模和项目清单的基础上,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符合补助条件的上一年度新增补助项目清单,测算纳入补助项目清单的新增项目补助资金需求。
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要于每年12月底前,汇总提出本地区下一年度拟申请补助资金的新增项目补贴需求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为保障企业投资收益,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通知》明确,相关部门将建立新增补贴项目建设预警机制,自2021年起,申请补助资金需求超过补贴总规模一倍时,启动预警制度,申请、审批和开工等均会在预警之后按下“暂停键”。
碧水蓝天“环保服务中心”全国招募政策
▼
碧水蓝天环保平台现全国招募“环保服务中心”合作伙伴,寻找有共同目标的合作公司,以多种形式协助并壮大公司或有能力的个人,把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高效的能力互补的结构体系,共同打造碧水蓝天的环保事业。
全新合作方式,省级、市级全面招募,虚位以待,现在加入有更多福利……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咨询
碧水蓝天环保平台打造工业环保综合服务平台,为工业园区提供一站式环保综合解决方案。50人环保专家咨询团队,200个环保实操项目经验,有工业环保问题请随时发到“环保工匠”小程序,快速提交,5分钟响应!
咨询热线:010-65861787 18516975349
内容声明:信息来源于网络分享,仅供学习,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