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

汾河平原大气治理将开启新阶段

2020/6/16 18:33:49

2020年6月15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了大气专项“汾河平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联防联控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议,主要是为了推进太原市、临汾市、运城市、晋中市、吕梁市和三门峡市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汾河平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联防联控研究”项目是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计划总投资2889万元,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针对汾河平原6城市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重点行业管控技术研究示范、汾河平原区域大气颗粒物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基于观测与模拟的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重污染应对与“一市一策”解决方案研究、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和联防联控机制研究。


为啥要启动“汾河平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联防联控研究”项目?为啥大气污染治理要锁定汾河平原。


2018年,汾渭平原第一次被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国家重点区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及台塬阶地的总称,包括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河南省洛阳、三门峡,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咸阳、铜川11个地级市。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曾在会议中提到蓝天保卫战的治理进度,指出“各个地方进展不一样,比如汾渭平原滞后5—6年。”汾渭平原历史欠账较多,相对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区域,汾渭平原污染源减排工作总体滞后于,在能源、产业、交通三大结构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2019年11月,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大气中国2019:中国污染防治办公室》,通过首次公开的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和排名来看,排在最后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咸阳、渭南和临汾,都集中在三大重点区域之一的汾渭平原。


6月10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在会议中,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也表示,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源单位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众所周知,汾渭平原这一区域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再加上每年秋冬季节,由于采暖需求导致的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增长,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一直居高不下。


综上来看,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治理仍任重道远。此次项目的实施,将实现精确到行业、精细到重点源、精准到污染过程的6城市PM2.5来源解析,获得区域重污染主要成因,从而提出从区域层面融合城市方案的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以及6城市“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等,助力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


通过生态环境部通报的重点区域2019-2020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可知,在秋冬季,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这也意味着,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是可防可控的,这一基础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治理提供了方向。


随着汾河平原大气重污染成因和联防联控研究项目的持续推进,汾渭平原的空气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内容素材来源:环保在线



碧水蓝天环保平台打造工业环保综合服务平台,为工业园区提供一站式环保综合解决方案。50人环保专家咨询团队,200个环保实操项目经验,有工业环保问题请随时发到“环保工匠”小程序,快速提交,5分钟响应!

服务官网:www.bishuilantian.com

咨询热线:010-65861787  18516975349

内容声明:信息来源于网络分享,仅供学习,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