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4:09:51
2020年冬天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关口,怎么施行重污染天气管控办法,考验政府部分的才智策略和法律部分的办法才能。
施行“双代替”工程、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是重污染天气管控的重要行动。近年来,这些行动对削减大气污染排放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各地查漏补缺、扩大规模、加深程度,力求进一步稳固减排效果。
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当地在划定禁燃区域时仍然存在“一刀切”问题。单个乡村地区被划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笔者看来,这种做法值得商讨。
比方,在单个乡村地区,一些老人仍保留着用秸秆、木头、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烧火煮饭的传统习惯。他们觉得,用这些现成的燃料,便当、安全又省钱,做出的饭菜也更香。他们的观念和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一起,清洁燃料供给也尚未对这些当地形成掩盖。让他们在短期内改变煮饭习惯,不合实践,有悖民情。因而,笔者认为,应因地制宜,避免不管是非曲直对居民煮饭等对当地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小,却对大众影响大的生活服务采取简略粗暴办法。
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要更人性化、有温度、体现容纳柔性,归纳考虑有损环境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则,“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发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改进要求,逐渐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规模”。可见,划定的主体是城市人民政府,规模动态扩大,但要结合实践状况。
将乡村划定为禁燃区,要看乡村所在城市方位,是否是城中村、城边村,或许依据主体功用区划、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看其是否处在大气污染防治要点区域内。关于不需要别人照顾的没有文明、不会使用燃气煮饭的乡村老人,或许远离市区的周边空旷地带单个居民(城郊山区住在田园的农户),其取暖煮饭产生的污染量很小,就不必要彻底制止其使用高污染燃料。
一起,要体系考虑,做好宣传工作和执行配套行动。划定禁燃区后,要将方针局势向村民讲清楚,争夺理解和支持。一起,要将奖补资金执行到位,该撤销的一定要撤销,还要观察和检查“双代替”的使用人员和使用状况,不脱离实践也不留缝隙。此外,对包括煤炭和柴火等的高污染燃料,要有消化渠道,完成物尽其用。要充分考虑秸秆的累积占地、有碍景象、火灾隐患等多重问题。
“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只为完成任务式的方针执行方法看似效果丰硕,却不易保持稳定。不区分状况、没有过渡期,“一刀切”式的做法绝不可取,采取切合实践的办法才能持久。
来源:中国环境网
碧水蓝天环保平台打造工业环保综合服务平台,为工业园区提供一站式环保综合解决方案。50人环保专家咨询团队,200个环保实操项目经验,有工业环保问题请随时发到“环保工匠”小程序,快速提交,5分钟响应!
咨询热线:010-65861787 18516975349
内容声明:信息来源于网络分享,仅供学习,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问题请联系删除。